查看原文
其他

吴飞 2018-05-30

吴飞*  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中美贸易战”和“中兴事件”后,进入公众视野和社会舆论的并不仅仅是“中国缺芯”这一个问题和“症状”,更多暴露是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众多高科技领域行业中的核心技术匮乏的事实和“病因”。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在2017年国内发明专利授权中,职务发明为30.4万件,占92.8%;而非职务发明为2.3万件,仅占7.2%。由统计数据可见,企业中职务专利申请和技术创新占绝对的多数。

 

那么我国企业专利同发达国家还存在何种差距?如何提升职务专利的撰写质量?是当前国内企业界、科技工程界和知识产权和法律界长期发展与开放,并进入国际竞争所面临的下一个直接问题。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在企业专利撰写、评审和咨询的经历,更想谈一谈在企业专利申请和职务专利撰写中的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解决途径,以为国内企业专利质量提升尽绵薄之力。


01

闭门造车

企业内部专利评审的会场上,有一些场合确实尴尬。当发明人口吐莲花、妙语连珠地介绍完自己的发明和创新特征以后,专利检索工程师非常应景地找出了几篇同行已公开的专利。评审专家比对后发现,其实发明特征完全相同,就连插图也都十分相像。随后,发明人恍然大悟中声称之前确实不知道、没见过。这样的场景确实尴尬,其原因在于发明人在构思和撰写前并未进行基本和常规的专利检索,研究和创新的基本习惯没用养成。

 

02

异想天开

有几个“聪明的”发明人在技术方案上尝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实现手段上进行巨大的、突破式的创新。其优势不言而喻,性能呈倍增加,成本骤然降低。评审专家们低头窃窃私语,随后有一人、两人、仨人提问,发明人对答如流,但最终发现对某些关键需求或基本常识缺乏认知。技术问题往往就是这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技术方案存在原理等根本性的问题,完全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小结上述两类申请都属于低级失误。申请人在构思和撰写专利前,应当先做些“功课”,对本领域技术和专利情况进行基本的调研。技术调研应当明辨本领域现有技术、客户需求和关键技术问题,可以找有经验的工程师、部门主管或学科带头人沟通讨论后,再确定创新方向或专利意向。

 

专利检索可以采用德温特创新平台(Derwent Innovation)等检索系统。通过对关键词的专利和文献检索,获得行业概况和专利原文,由技术工程师研读后,在理解了先前技术的基础上,再提出更有价值的创新方案。

 

03

得不偿失

新颖性是发明专利的必须项。换言之,新的技术方案至少要和别人的技术方案不一样。有些技术方案新颖性是有了,技术特征也确实不一样,但技术效果其实并不如行业现有技术,仅为写了一篇申请专利。

 

当代技术中,可选择的技术路线往往不止一种,可采用的技术手段也往往不止一种,有待满足的需求又总是多种多样的。在不断的排列组合后,总可以有新的方案。但它们是否就是最佳方案呢?在仔细、客观地权衡比较技术方案的优势或有劣势后,会发现失去的反而比得到的更多,这种情况不仅体现在技术价值的比较中,而且体现方案经济价值和实现成本上。

 

对于这类情况的发明人应尽早地明确客户、系统或设计的真正需求,并对需求项进行精确比较和量化权重,明确需要什么?可以得到什么?可以舍弃什么?什么比什么更重要?为什么?等等问题,如果必要可以采用MBSE(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等工具软件辅助分析和评估,同时对技术实现手段所花费的成本能有一个基本的预判。这样才不至于造成,丢了西瓜,拾了芝麻。

 

04

蝇头小利

企业申请专利的本质是公开技术换取法律认可的市场保护。所以专利申请必然会同企业商业利益相关联。一般情况,技术方案一旦确定,80-90%的技术手段和成本也就确定了,目标市场也可以大体明确。有些专利申请从技术方案上来说,就是“油水不多”;或者是目标市场太小、太细,利益不大;或者说企业暂时没有产品进入该行业竞争的计划;总之,可有可无,有那么点可取的因素,但还是属于“鸡肋型”申请。申请一项国内发明专利大约成本是1-2万元/件,维持费大约0.5-1万元/年。假设保护10年,那么预计成本在6-10万元的范围内。对企业来说,如果产品开发的利益和专利申请的价值不足以覆盖企业基本的投入成本,那亏本生意谁都不会做。

 

对于这一类的申请,属于对市场趋势和行业发展的缺乏基本的判断和了解,纠结于一些过小的改进和过细的需求,造成专利申请的方向和策略上产生偏差。相应解决的方法还是在设想技术方案之前,先了解清楚行业趋势和市场动态,同市场和资深人士进行必要的沟通,挖大金矿,弃小糖衣,应谋求可谋的最大利益。

 

05

纸上谈兵

企业申请的专利并不同于学术论文发表。有一些专利申请、技术方案十分前沿,技术手段非常先进。但是往往有一个先决条件,例如:依赖于某项先进工艺低成本化,或依赖于成功研发一套昂贵的配套设备。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啊?实际上这类的先决条件,可能在未来15年或20年内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很难获得。即使这样的申请能够作为发明专利授权,那么发明专利的有限保护期限不过是20年,20年以后它就是一纸空文。

 

如果纯粹地从学术角度来说,这样的技术方案固然是先进的、超前的,作为一篇论文应该发表。但一旦结合实际情况,如现有技术水平、商用产品开发、企业可获得的资源等等问题,过程和结果都是不可控的,这样的专利申请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解决方案是对后续应用中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有所考虑并设计补充,实用性的论证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也同样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小结上述三类申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思考了问题,但属于发明方案的质量并不优。思维固化在既有的条条框框中,想象力飞不出原来的鸟笼。同时,没有数量的保障,又何谈质量的飞跃?技术创新很大程度上就是找到一种最优的解决方案,建议发明人实践TRIZ等创新方法并结合创新类软件中的科学效益库,寻找10种以上的可能的解决方案,从中挑选最优的实用性方案。

 

对于新生事物其实人们刚开始都是持怀疑、甚至是拒绝的态度。但作为发明人和企业都有责任和义务逐步让(无知的)人们认同并接受新的发明。举一个历史上经典的例子,当特斯拉发明交流发电机并联手西屋公司试图在美国国内推广应用时,面临同爱迪生的直流发电机的正面竞争。当时爱迪生的公司可谓财大气粗,作为竞争对手他们极力放大交流电的危害,他们用高压交流电直接电死一头大象,并将全过程公开。还把美国死刑改为电刑等等措施,以激起人们对交流电的恐惧心理,进而拒绝交流电发电机为核心的供电产业。而特斯拉及西屋公司也同样开展演示实验进行反击,特斯拉本人亲自在交流电的火花下看书、读报,神态自若,以证明交流电对人体的无害,此后西屋公司还不断证明交流电在输电上的优势等等。最终特斯拉和西屋公司以弱胜强击败爱迪生团队,证明交流电实际应用的可行性,赢得了人们的认同,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奠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供电和输电基础。

 

06

形同虚设

一件优秀的专利申请就如同是在攻占一个未知的技术和商业领地,不仅仅要把山头攻占下来,而且希望不要被竞争对手重新占领或局部入侵了。因此常常会在核心技术概念的外围增设实施方案,方案二、方案三等可选方案,扩建已得领域,坚固技术防线。

    

而这一目的常常在专利申请过程中被忽视,发明人仅仅是将一种或是当前的方案进行阐述说明,并未站在行业未来发展和长期商业竞争的角度来对待专利申请的种种考虑因素和问题。由于技术方案阐述的单一性,技术特征和概念提取也很难上位,进而造成权力要求保护的范围过于狭小。这一类的专利申请一旦公开,便是行同虚设,反而十分容易地去“启发”、“启迪”竞争对手寻找到其他的方案,最后被超越或替代。

 

竞争中,不能只考虑进攻,而忽视防守。现有公知技术的多样性、可替代性,作为一名职业技术人员尤其应该对之敏感和敏锐。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就是“自己先和自己竞争”或者“自己人先和自己人竞争”。先自己想办法替代自己,自己和自己较劲。在某一发明人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的同时,发明人或同行技术专家应当思考更多的解决方案。创新方法对这类情况十分适用,在寻找到10种以上可行的技术方案后,重新评估现有的方案是否最佳,现有的申请是否最优。把一些“后门”和“旁道”自己和自己人先全部堵上或封锁,竞争对手再要想攻进来,那就难多了。


07

顾此失彼

对于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发明并非是那么容易获得的。由于系统和问题的复杂度,通常会产生“翘翘板的效应”,即解决了某一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但另一方面的矛盾则更为突出和尖锐。而有些发明人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忽略掉的东西反而是更重要或更必要的基本需求,仅追逐较小需求的满足和改善,这便有违发明和技术之道。当然,从广义上说,没有十全十美的发明创造发明的方案。

 

解决这类问题的还要回到源头,将需求梳理清楚、权重清楚、哪些需求是真正重要的需求,哪些需求是必要需求、哪些需求是可选需求、哪些需求是可弃需求?MBSE中的需求工程是系统梳理需求的方法,通过不断地进行扩张和裁减,将真正的需求挖掘出来,认清标底,再次创新。

 

08

美中不足

也曾有一些发明人和专利申请,就其技术工作和专利撰写而言,确实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在残酷行业竞争中和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总感觉却了些什么、少了些东西,给人一种美中不足、差强人意的感觉。有时方案很完美,但设计不足;或者设计很帅,但制造为难。而缺失的这么一点东西又是那么微妙和可贵,它可能是火候、灵光,也可能是最后的发力。

 

技术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方案的成熟又岂是信手拈来。这都需要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在理论中摸索,在实践中锤炼。一项成功的发明,背后是一千次失败的尝试。这话反过来说也基本可以等价,是否已准备了一千次的失败尝试,去换取那一项成功的发明创新?

 

这类问题的解决建议分两个层次。对于个人而言,可以创建一个属于个人的、发明创新想法的文件夹。将好的想法、方案、申请书等等,都可以先在文件夹中先放一下、晾一下、发酵一下。时间是一个很好的维度,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通常是质量较优的东西。

 

对于企业可以创建一个的专利申请的专利池。方案、申请书等等也先在专利池中先放一下或发酵一下。专利申请池作为缓存、缓冲地带。同时技术方案从概念方案、设计方案、仿真验证、实物验证到产品销售,也需要时间逐步成熟。每年将新申请专利进入“专利申请池”,将高价值、有明确应用的专利先申请,一般专利浸入申请池不用对外申请,先泡在那里待技术方案由发明人或团队逐步成熟后,再择优进行对外申报。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同企业激励和奖金有效挂钩,依据技术、商业、法律等专利评价体系动态评价。定期进入专利池将池中的最佳专利提上来对外申报。随着时间的积累,专利池不断变大,企业专利池中的待申请数量可能是每年正式申报数量的2-5倍不等。专利池成金字塔状高质量专利方案始终在上面是少数优先申请;劣质专利逐渐沉入池底,最终安息。对外专利申请的策略和时机同技术成熟度和商业运作息息相关,依次如下所列。这样即可提高专利的质量,又可节省知识产权的运营成本。

攻  略

 概念方案、设计方案、仿真验证,不急于专利申请;

 明确意向的将应用于某项产品或服务,准备专利申请;

☑ 成功验证的技术方案已应用于某项产品或服务,进入专利申请;

☑ 已应用于国内成功销售的某项产品或服务,立即进行国内专利申请;

☑ 已应用于海外成功销售的某项产品或服务,立即进行国外专利申请。

09

孤掌难鸣

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工作,也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工作。有些公司并不缺乏个别优秀专利,但基于某项核心专利的后续延伸技术开发及延展专利保护就稍嫌疲软。

 

相比之下,我们曾目睹2010年左右,行业技术从干式向湿式迁徙的大潮流下,大企业对明确的必经之路如何实施战略性的一大批量的专利申请,如何扩大全球的技术领先,如何最终将优势转化为胜利,如何摆脱竞争对手的技术追赶。尽管我司专利工作的前辈们也曾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且奋力地迎头赶上,申请并授权了若干专利,但在大企业如潮水般的数量下,以及令人敬畏的持续技术开发和竞争实力下,我司几篇专利申请的力量,如石沉大海、孤掌难鸣,无法发挥专利围篱的作用,仅是国外专利审查员对比参考的文献,实属无奈。

 

10

战略危机

而历史总是会重复发生的。当近几年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兴起之时,我们又在见证行业领先者如何引入先进技术同本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和需求相结合,再次实施有组织、有谋略、有计划的战略专利申请。

 

如下图所示举例说,2014-2015年A公司(该企业是硅片制造设备的行业领先者)率先在多地域申请了一篇概念级的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改进光刻制造中硅片良率的专利,提出逐级改进和模块化的概念,逐步分析和改进各分系统的数据,进而提高整机系统的良率。随后该公司又在2016-2017年期间继续申请了4族代表性专利,以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为核心,持续改进包括:光斑工艺适应性、曝光系统分辨率、照明系统匀光性能等,在多个核心分系统和技术领域上实施战略专利布局。此外,K公司(该企业是微纳检测设备的行业领先者),K公司又在2015-2016年分别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三维掩模和先进硅片的检测进行战略专利布局。

图1 “红线”上的企业战略和专利布局

 

整个战略专利布局的思路清晰、落点精准,从头到尾完全围绕一根“红线”展开、从大到小、由粗及细。3年内整个行业竞争的棋盘上,从制造装备到检测设备都已落下棋子,后来者再想攻入是难上加难了。像这类有组织、有谋略、有计划的专利部署,通常会关系到企业未来10-20年的发展和行业地位,也决不是几个人或一个部门能够担当的,需要企业和行业各级人士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这根“红线”也不是一般的红线。它就是一根技术工程的脉络线、产品质量的生命线、知产法律的边界限、企业生存竞争的红利线。所有围绕这根“红线”的竞争就是企业战略规划,所有围绕这根“红线”的专利布局就是战略布局。

 

当然,不是每个人、每家企业都能看清或认识到这根红线的。战略是指企业为达到战略目标的总体谋划,战术则是企业为达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借此机会,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国内企业家们和有识之士能更早的看清各自企业和行业中的这根“红线”和认识到它的存在,并把握机遇,弯道超车。机遇就在这根“红线”上,但稍纵即逝。

*吴飞,任职于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业务主管,发表专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24篇。

 

来源:微信公众号“企业国际化智库”


(本文为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近期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